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3日电 (通讯员 魏金龙 张星 裴鹏祖)6月10日,中科院兰州分院小学六年级180名学生在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科普教育主题研学活动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瓜州县境内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走进保护区 感受大自然”科普教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同学们先后来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3个野生动植物标本展厅。仔细了解了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西北荒漠地区特有的野生动植物标本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种在了每个同学的脑海中。
下午,同学们乘车2个多小时,来到了安西自然保护区北片试验区--黄草滩普氏野马半放养场。师生徒步行走4公里,近距离观看了野马奔腾在荒漠草原的景象,同学们脸上洋溢着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喜悦笑容。
“今天我们参观了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荒自然保护区,在黄草滩管护站,本以为那里是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可到达目的地,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是如此的荒凉而又贫瘠。在科学家的带领下,我们步行了几公里后,终于见到了普氏野马。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执着坚持到底的精神,在这里学到了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懂得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中科院兰州分院小学六年级钟竞菲说。
“本次科普研学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也对极旱荒漠地区的植被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使同学们懂得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锤炼了同学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毅力和团队精神。”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科普教育主题研学活动辅导员白兆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