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

文章来源 :

2019-06-26 12:43

发布者 :

有人说,上帝无法亲自到每一家,所以创造了母亲。母亲节将至,一份关于母亲的书单,一起共享爱的时光。欢迎阅读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书香科苑 佳作导读”第14期精彩内容:母亲节特辑--妈妈,你的爱,我懂。

1.png

                                                                                               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妈妈,最有力量的名字。

                                                                                                                                                                           ——《请回答1988》

                                                                                                         01

                                                                                                        目送

7.png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44.628/4302

       借阅地点: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一楼)


                                                                                                          02

                                                                                                     母亲的女儿

image.png

      安与莎拉原是对非常亲昵的母女,却因为先后反对彼此的交往对象,最纯然的亲情也变得暗潮汹涌。尊重成了漠视的借口;牺牲则为嫉妒带来理由。两个人都变得极度扭曲而不快乐……她们对彼此的爱        还在吗?在哪里?是什么?

本书出版于1952年,阿加莎·克里斯蒂透过自身的生命经验探讨占有与爱的本质等问题。当故事来到母女俩摊牌且将对方逼入死角之际,曙光也乍然展现……原来,爱与任何形式的伤害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当人们怨恨着彼此时,并不表示爱已消失;我们只要放下这些负面情感,爱就会重现了。


      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47.11525/259 

      借阅地点: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一楼)

                                                                                                            03

                                                                                                       母亲·在人间

4.png

《母亲》的主人公母亲是俄国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在革命开始时,她面对种种苦难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在儿子被捕后,她坚定了信念,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争取自身解放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同上层社会腐败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位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母亲的觉醒正是俄国革命风暴走向高潮的前奏。小说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是20世纪初期整个俄国革命运动的艺术概括。 

《在人间》高尔基是自传三部曲的第二部,描写了阿廖沙(即高尔基)11岁至16岁时的生活经历,即1879—1885年的生活断面。


       作者: (苏)高尔基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索书号: 47.27525/434

       借阅地点: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一楼)


                                                                                                         04

                                                                            此生未完成 : 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5.png

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众多网友在网上进行追悼。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远去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在这个故事里,很多读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作者:于娟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 44.628/108

      借阅地点: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一楼)

                                                                                                        05

                                                                                                 像我这样的母亲 

6.png

这是作者萧曼青的个人自传,也是一个普通人的回忆录。内容包括童年时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台湾岁月四个部分。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大量细节,回忆自己从童年到晚年、从一个抗战女兵到辛苦培育五个儿女的非凡母亲的坎坷经历和情感历程。


      作者:萧曼青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44.657/537

      借阅地点: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一楼)


      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