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博物馆举办“浓情端午 ‘粽’想未来”主题社教活动

文章来源 :武山县博物馆

2019-06-17 16:17

发布者 :武山县博物馆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浓情端午

 6月7日上午九点,在“6·8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和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武山县博物馆在文创展厅举办“浓情端午 ‘粽’想未来”主题社教活动。

 浓情端午

 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是来红舞鞋艺术学校和艾特少儿口才培训学校的170名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活动伊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博物馆“武山记忆——馆藏文物珍品展”、“世态神像·观法厚德——清水县博物馆水陆祈福画专题展”、 “文化武山·创意产品专题展”和“大美武山摄影展”,了解了武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参观完武博展览后,大家来到了博物馆文创展厅。四名小主持人为大家解释了端午节的诸多别称的含义,端午节的几种起源说,详细介绍了武山县在端午节食蜜粽、挂香包、栓红绳,编五彩绳的传统习俗。

 “粽”想未来

 接下来是制作五彩绳环节,由社教部杜换玉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五彩绳”制作的方法步骤,小朋友们和家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亲手制作五彩绳,通过拉线、绕线、锁绳等步骤,一个个漂亮的五彩绳制作完成,大家十分高兴的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五彩绳展示了出来。

 制作好五彩绳之后,由红舞鞋艺术学校和艾特少儿口才培训学校的小朋友们带来精彩的节目展演。艾特少儿口才班的同学们带来《共产主义接班人》、《四川凉山英雄赞》和《拿什么感谢你们,我亲爱的父母》等语言类的节目,红舞鞋艺术学校的同学们带来《天天向上》、《战斗》、《国学经典》等舞蹈类的节目,这些节目既增进小朋友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所有人员到博物馆门口合影留念。

 开展此次亲子主题社会教育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博物馆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举办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具创意的社会教育活动,努力传播武山历史与文化。